小班数学《分糖果》(吴佩佩)
活动内容 |
数学活动《分糖果》 |
日 期 |
周四 12月21日 |
|
活动目标: 1、认识红、黄、蓝三色,学习按糖果的颜色(红、黄、蓝)分类,尝试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操作。 2、乐意参加数学活动,体验数学学习活动的快乐。 |
||||
活动重、难点 认识红、黄、蓝三色,学习按糖果的颜色(红、黄、蓝)分类尝试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操作。 |
||||
活动准备: 1、神秘箱、自制的红黄蓝大糖果各一个、糖若干、红、黄、蓝颜色图卡。 2、不同颜色的篓筐娃娃、小糖盒若干 、放糖果的玩具柜。 |
||||
方法与手段: 情境教学法、讨论法、观察法。 |
||||
活动过程 |
||||
教师活动 |
幼儿活动 |
设计意图 |
||
一、摸一摸 认一认 老师拿出神秘箱。摇一摇,请幼儿猜猜看神秘箱中有什么东西。 1、今天我带来了好东西,看这是什么?(神秘箱)这里面藏了宝贝,(摇摇)这个宝贝呀,宝宝们可喜欢了。 2、请一位幼儿将手伸入神秘箱中摸一摸。 3、把糖果放在桌子上,请幼儿看糖果的颜色。请你们说说你看到了什么颜色的糖果? 小结:这里的糖果有红糖果、黄糖果和蓝糖果。 4、我开了一家糖果店,这些糖要放在我糖果店里的。放在哪儿呢?看,那是我的糖果店,找找看,你发现了什么?上面有什么?这个篓筐上有颜色标记,(出示红色标记)和哪个糖果宝宝的颜色一样?糖果要放在和颜色标记一样的地方。 |
1、幼儿猜猜看神秘箱中有什么东西。
2、幼儿将手伸入神秘箱中摸一摸。并介绍自己摸到的糖,如:这是红色的糖,我们叫它红糖果……(依次摸出黄、蓝糖果)
3、请幼儿看糖果的颜色
4、幼儿在糖果店找找颜色标记,幼儿依次把糖果送到有相同颜色标记的篓筐中。 |
教师出神秘箱摇一摇,激发幼儿猜测神秘箱中东西的兴趣。
教师创设“糖果店”的情景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通过找标记认识红、黄、蓝三色。 |
||
二、夹一夹 玩一玩 给每位幼儿准备红、黄、蓝3颗糖果,分别放在桌子上,与幼儿进行夹糖果的游戏。 1、你们喜欢糖果吗?我的店里面呀还有好多好吃的糖果,你们想吃吗?请你们先帮我个忙! 2、因为我的糖果太多了,想请小朋友们帮我分一下,愿意吗?分糖果要用到我们的大夹子。请你把手伸出来,食指中指变成大夹子,夹一夹, |
1幼儿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2幼儿学习夹糖果:把手伸出来,食指中指变成大夹子,夹一夹。
3、幼儿学习听老师口令来做动作,
|
通过夹一夹 玩一玩帮助幼儿联系用手夹东西,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乐趣。 |
||
三、数一数、送一送 |
1、幼儿按照篓筐宝宝的颜色喂糖果。
3、幼儿自由分组分糖果, |
通过喂一喂、说一说引导幼儿按照篓筐宝宝的颜色喂糖果。学习按糖果的颜色(红、黄、蓝)分类,尝试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操作。
|
||
活动反思: 幼儿学习的特点是离不开具体丰富的生活经验,因而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的内容与组织离不开生活实际,在活动开始前我以变魔法的形式引导幼儿摸一摸盒子里的球,他们很惊奇都摸出了一个个糖果,我提问这些糖果都长得一样吗?孩子们意识到他们摸到的颜色不一样有红色、蓝色、黄色等,紧接着创设“糖果店”的情景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因为情景游戏的方式便于幼儿接受和融入,我请幼儿看糖果的颜色,然后请幼儿在糖果店找找颜色标记,邀请几个幼儿依次把糖果送到有相同颜色标记的篓筐中。通过找标记认识红、黄、蓝三色,体验数学学习活动的快乐,这也是本次活动的重点,这样既达到了在轻松中愉悦学习的目的,也让孩子积极参与了,在操作中我发现孩子们很喜欢动手,所以开展的夹一夹、玩一玩他们很喜欢,虽然夹的动作他们还不熟练很容易将糖果掉地上,但是通过夹一夹 玩一玩帮助幼儿联系用手夹东西,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乐趣。最后在完成有趣的数学时,我发现班上还是有个别幼儿没有做对,仔细了解过后我发现可能自己在活动中只关注了与自己有回应的孩子,面对一些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反而自己没有更多关注,这也就导致他们在活动中无所事事,所以我不仅要创设一个宽松、民主、愉快的学习氛围,还要更多关注到每一个孩子,解放他们的眼睛、双手,大胆表现。 |
昆山市一中心幼儿园
公众号
智慧昆山教育平台
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