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数学《找圆形》(吴佩佩)

活动内容

数学活动《找圆形》

 14

活动目标:

1、知道圆形的特征,能从不同的物品中找出共同的地方,尝试画圆形。

2、乐意参加操作活动,能遵守操作规则。

活动重、难点:

重点:知道圆形的特征。

难点:能从不同的物品中找出共同的地方,尝试画圆形。

活动准备:

对图形有一个认知经验、录音机。

方法与手段:

情景教学、练习法。

活动过程

教师活动

幼儿活动

设计意图

一、出示实物,引出话题。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很多有趣的东西,看看是什么?

2、和幼儿一起观察并介绍物品:硬币、眼镜、手表、时钟等。

师:看一看这些东西什么地方是一样的?或他们都是什么形状的?

3、老师示范画圆。

 

  1. 幼儿观察老师今天带来的新奇的东西。

 

  1. 幼儿通过观察总结这些东西的共同的特征,它们都是什么的。

 

3、幼儿观看老师如何画圆。打开操作材料,跟画圆。

 

 

各种圆形事物的出示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同时又能够便于幼儿总结实物的共同特性,总结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

二、观察图片,找圆形。

1、教师出示放大的缺少轮子的图片:小朋友看看图上这些车子能骑、能开吗?为什么呀?

2、师:小朋友眼睛真灵,原来呀,这些车子的轮子都不见了,那怎么办呢?我们小朋友来帮帮忙好吗?找找看,应该画在哪里?

3、老师示范在一辆车子上画,另外的请幼儿自己找、自己画。

 

1、幼儿观看缺少轮子的车子,回答相应的问题。

 

2、幼儿通过观察回答出画轮子的相应位置。

 

 

 

3、幼儿练习在车子上画轮子。

 

 

 

 

从图片中找缺少圆形的部分能够比较好的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同时画轮子的操作方式又能锻炼幼儿绘画圆形的能力。

三、找找生活中的圆形。

师:刚才我们帮车子找到了它们的圆圆的轮子。现在请小朋友去找找我们的教室里有哪些东西也是圆形的?回家找找家里有哪些东西也是圆形的?我们请爸爸妈妈帮帮忙把它们画下来带到幼儿园给大家看。

 

 

幼儿找找教室里哪些东西是圆的,哪些东西是方的。

 

 

在生活中找找圆形和方形能够很好的加深幼儿对不同图形的认识。

活动反思:

总体而言,孩子们都能准确的从各种图形中分辨出圆形来,活动兴致也比较高。但在具体操作的环节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第三环节,请孩子们寻找生活中的圆形时,大家仍然停留在刚刚的经验中,很多孩子还是只会说轮子,只有少数能力比较强的孩子想到了一些圆形的物体,如气球、太阳、盘子等,但想出的物品并不多。为此,我也在思考,是否应该在教室内多布置一些圆形的物体,让幼儿在思考时有所参考;或者事先请家长带幼儿在家里找找各种圆形的物体,丰富关于圆形物体的经验。如此一来,也许在组织活动时,孩子们能有话可说。为了给幼儿创设一次最佳的活动体验,教师有必要反复斟酌活动中的各项内容,做好充足的活动准备。

2024年1月22日 15:57
收藏
网站首页    教研之窗    精彩教案    小班数学《找圆形》(吴佩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