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语言活动:《你是我的好朋友》(周天文)
活动内容 |
语言活动:《你是我的好朋友》 |
日 期 |
周三 9月20日 |
||
活动目标: 1、喜欢朗诵儿歌,能正确运用“你”、“我”等词。 2、乐意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戏。 |
|||||
活动重、难点: 重点:喜欢朗诵儿歌,能正确运用“你”、“我”等词语。 难点:乐意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戏。 |
|||||
活动准备: 1、幼儿能说出同班小朋友的姓名。 2、欢快的轻音乐的伴奏带或CD。 |
|||||
方法与手段: 谈话讨论法、示范讲解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
|||||
活动过程 |
|||||
教师活动 |
幼儿活动 |
设计意图 |
|||
一、播放《找朋友》的歌曲,导入。 1、师: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好吗? 2、看课件。 师:小朋友在幼儿园里认识了许多新朋友,你的新朋友是谁?他叫什么名字? 小结:我们全班小朋友都是好朋友。我们每天在一起做游戏,真快乐。 |
1、幼儿与老师一起玩《找朋友》的游戏。 2、说说自己在幼儿园里的新朋友是谁、叫什么名字。 3、回到教师提出的问题,正确的说出班里新朋友的名字。 幼儿认真倾听小结,知道和朋友在一起很快乐。 |
通过玩《找朋友》的游戏活跃气氛,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在韵律音乐的歌曲中,幼儿了解了幼儿园班级里的各个好朋友。为下文学习儿歌做铺垫。 |
|||
二、学习儿歌。 1、师: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一首和好朋友有关的儿歌,题目就叫《你是我的好朋友》,先听老师念一遍。 2、教师示范朗诵儿歌一遍。 你是我的好朋友, 我是你的好朋友。 好朋友,好朋友, 我们小手碰小手。 师:这首儿歌好听吗?你们听到老师念到了什么? 3、第二遍边朗诵边做动作。 4、请幼儿和老师一起朗诵儿歌,边朗诵边做动作。 师:我们一起来念一遍这首儿歌好吗? 5、以小组、个别等形式引起幼儿朗诵的兴趣。 师:谁愿意到前面来把这首好玩的儿歌念给大家听的? 小结:小朋友们念的真好听! |
1、幼儿安静的倾听老师朗诵儿歌,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2、幼儿跟着老师念儿歌,边念边做动作。 你是我的好朋友, 我是你的好朋友。 好朋友,好朋友, 我们小手碰小手。 幼儿讲述歌曲很好听,讲述歌词有哪些。 3、幼儿倾听第二遍。 4、幼儿一起与老师进行朗诵儿歌。 5、幼儿分组有感情的朗诵,并请念得好的幼儿表演。 幼儿认真倾听,愿意在集体面前表现自己。 幼儿认真倾听小结,为自己鼓掌。 |
通过教师示范朗诵帮助幼儿学习儿歌,能正确运用“你”、“我”等词, 同时加上动作吸引孩子们的注意。 最后,以小组、个别等形式进行表演,引起幼儿朗诵的兴趣。 整个环节层层递进,难度由简单到困难,慢慢的引导幼儿学习儿歌,通过歌舞朗诵,给儿歌加上好看的动作更有利于幼儿掌握儿歌,感受活动带来的乐趣。 |
|||
三、游戏“你是我的好朋友”。 1、师:我们和好朋友一起跟着音乐念一遍这首儿歌好吗? 2、自由结伴,在欢快的轻音乐伴奏下边念儿歌边表演。 |
1、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有连贯的朗诵儿歌,并表演。 2、幼儿愿意进行歌舞游戏活动。 |
通过伴奏朗诵的形式,让幼儿初步感受语言活动的乐趣,喜欢朗诵儿歌。 |
|||
四、师幼小结,结束活动。 1、师:小朋友们,你们都找到了你们的好朋友了吗? 2、师:既然我们都是好朋友了,那我们回去告诉我们的爸爸妈妈,我们的好朋友都是谁好吗? |
1、幼儿认真倾听,讲述自己找到哪些好朋友。 2、幼儿认真倾听,愿意回去告诉爸爸妈妈自己的好朋友是谁。 |
通过师幼小结,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的好朋友是谁,萌发乐于分享的情感。 |
|||
活动反思: 对于入学不久,才刚刚接触集体生活的小朋友来说,他们对“好朋友”的理解是浅层次的、模糊的,甚至是可笑的。我在课前向一些幼儿问起这个话题时,他们的反映各不相同。有个平时很善于言辞的小朋友他的答案居然是其爸爸的名字。父与子成为好朋友,它所体现的是现代社会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亲密无间、平等与理解,是如今十分提倡的一种家庭教育模式。处在小班年龄的小朋友他们还没有朋友的意识,一般都是以自我为中心,通过这样的活动,目的就是要让幼儿走出自己个人的空间,学会接纳别人,并和别人成为朋友。通过教学活动,很多幼儿都意识到自己该有个朋友了,他们能在我们的集体中找出一个属于他的朋友,虽然他们还不知道朋友要来干什么,但我们可以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来感染他们,让他们知道有朋友真好。原设计的导入是说说好朋友的名字,但我个人认为这样的导入比较呆板,而且小朋友之间的名字也不熟悉,很有可能说不出来。因此我改为以两个布袋木偶的形象出现,这样更能吸引孩子的眼球,而且也能帮助孩子理解“好朋友”的概念。 |
昆山市一中心幼儿园
公众号
智慧昆山教育平台
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