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清明雨纷纷》(周天文)
活动内容 |
清明雨纷纷 |
活动目标 |
1、学习小牛的国画毛笔画法,能为画面添加上雨丝。 2、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3、鼓励幼儿乐于参与绘画活动,体验国画活动的乐趣 |
活动准备 |
物质准备:教师范画、毛笔、颜料、调色盘。 知识准备:简单了解牛的外形特征,知道什么是清明节。 |
活动记录 |
一、谈话引入主题.出示教学范画。 提问:这周是什么节日?很厉害的老爷爷画了一幅清明图,你看到了什么?小牛长的什么样? (请幼儿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介绍牛的外形特征) 二、展开: 1.根据牛的特征,示范牛的画法。 指导语:先画牛的头,圆鼓鼓;鼻子上面画牛脸三瓣嘴,宽宽大大的角立额头中间;角的两端是牛耳朵 2,眼睛瞪得大,也叫牛眼,身躯宽宽大大。 2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示范小牛的写实画法。 (1)发挥思维,联想生活。 提问:小牛身边还有牧童,小朋友会穿上什么样的衣服? (蓑衣、竹编,三角形帽子)手里还有放牛的鞭子。 (2)讲解示范小牛的写实画法。 指导语:梯形变牛背,四肢刨泥地,牧童穿雨衣,一手拿鞭子。 (3)观赏范画.引导幼儿威受画面的氛围。 提问:看到图画你有什么感觉? (画面很暗,还有雨水,线一样) 3.指导幼儿绘画,教师逐回指导。 (1)指导幼儿的绘画资势注富握笔和坐姿。 (2)提示幼儿起笔要把握好牛的画法,牛背的梯形决定了牛的大小和位置。用色要均匀。 (3)及时对有创意的幼儿作品进行点评,支持幼儿大胆的想象。 三、结束:举办展览,比一比谁的牛宝宝最神气。 |
活动反思 |
清明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融于国画是对传统文化的致敬。活动中,充分肯定幼儿的创作表现。我不做示范,让幼儿根据对图片上小牛特征的认知,和老师一起总结出画小牛的基本方法,然后再放手让他们大胆作面。绘画中我只要发现一点点与大家不同的特好的画面或画法,就及时起作品启发大家学学或者也可以创作出与众不同的更棒的作品。在老师的不断肯定激励下,孩子们会更胆大去创怍,较好的作品效果也就出来了。 |
昆山市一中心幼儿园
公众号
智慧昆山教育平台
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