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教师教育理论学习摘抄表(张静)
教师教育理论学习摘抄表
姓名:张静 日期:2021.9
材料来源 | http://www.jsxqjy.com/art/2019/12/10/art_15312_224144.html | ||
文章名称 | 网络中国节重新发现传统节日的魅力 | 作 者 | 曹长红 |
摘 抄 内 容 | 在今天,提及传统节日,大家首先想到的会是什么?亲友团聚?放假?旅游?每个人的答案或许都不一样,但以上几个方面或许几乎包含了当下绝大多数国人过传统节日的全部方式。是的,在一个消费主义时代,节日变成消费的狂欢,并不奇怪。然而,过节的方式固然可以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丰富,但其背后的文化继承和弘扬,却不应该被冷落和遗忘。 | ||
心 得 | 互联网所代表的虽然是新潮、快节奏,但并非与传统文化不能兼容。必须承认,在今天的互联网社会,传统文化的传承已经离不开互联网的帮助,比如互联网+传统文化的模式就是值得探究的路径。将古典与现代巧妙结合,将厚重的传统文化资源植入开放的互联网基因,便成功实现了中国古典文化的现代转化。由此,传统文化对于一般民众而言,不再是一个陈旧的概念,而是鲜活而近距离的文艺体验。 事实上,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概念的深入人心,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插上互联网翅膀,已逐渐成为一种潮流。如去年中秋佳节之际,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就组织开展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网上行”活动;此外,近年来我国文化资源数字化工程也得到整体推进,如今年8月,《菩提清音》全国首家中华优秀经典有声传播工程正式启动,计划制作十部中华优秀经典网络有声读物。而网络中国节,将成为一种相对固定的对传统节日的新展示和呈现,并将日益深入人心。 |
教师教育理论学习摘抄表
姓名:张静 日期:2021.9
材料来源 | http://www.jsxqjy.com/art/2019/12/10/art_15312_224144.html | ||
文章名称 | 网络聚力 激活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魅力 | 文章名称 | 曹长红 |
摘 抄 内 容 |
| ||
心 得 | 中国传统节日根植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农耕文明,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文化内涵,反映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方式。 |
昆山市一中心幼儿园
公众号
智慧昆山教育平台
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