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融于主题教育的传统节日活动实施策略(赵燕芳)

融于主题教育的传统节日活动实施策略

昆山市第一中心小学幼儿园  赵燕芳

【摘要】

依托幼儿园十四五课题关于运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构建园本课程的实践研究,我们将幼儿生活中喜闻乐见的传统节日渗透到主题活动中,通过挖掘传统节日主题活动资源,在注重教育环境创设的基础上拓展更多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充分发挥节日教育功能最终将弘扬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责回归到幼儿的生活中,真正做到生活与教育的互通。

关键词

传统节日、主题活动、生活

正文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幼儿生活的一部分。结合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的理念,依托幼儿园十四五课题关于运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构建园本课程的实践研究,我们将幼儿生活中喜闻乐见的传统节日渗透到主题活动中,希望通过两者的融合,让幼儿在教育中了解中国传统节日,丰富传统节日的知识经验,感知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体验节日的欢乐,最终将弘扬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责回归到幼儿的生活中,真正做到生活与教育的互通。

一、注重传统节日内涵,挖掘主题活动资源

(一)合理选择传统节日

我国传统节日众多,每个节日都蕴含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在将传统节日与主题活动的融合前,我们尽量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且具有民族精神和优良传统的节日。通过幼儿经验谈话、家长问卷调查、教师互动研讨等形式,选择了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为主题内容进行探究和学习,初步形成热热闹闹过大团团圆圆乐元五月五,过端月亮圆圆,饼儿甜欢天喜地话重等主题活动。

(二)切实审议主题内容

审议是主题课程实施的有力保障。结合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特点,我们坚持从幼儿生活经验、年龄特点、兴趣需要、发展水平出发,结合《纲要》《指南》对主题课程的目标定位、脉络梳理、内容确定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审议,对主题环境、户外游戏的创设展开探讨,对幼儿的日常生活、家长工作提出适当建议。比如在主题活月亮圆圆,饼儿甜的前审议过程中,我们从中秋节的内涵、起源、传说、习俗出发,关注主题活动的大走向,加强幼儿生活与节日教育的联系,让幼儿在集体教学、游戏活动、环境布置、家园共育等活动中知道中秋节的来历,了解中秋节的风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氛围,最终使幼儿将学到的、看到的、听到的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同时,我们还提倡适当的主题课程留白,为幼儿预留自由发挥、创造的空间,让幼儿产生更多自发的活动,且通过条理化的教育活动,帮助幼儿梳理已有的、零碎的、片断的经验,努力使主题活更加系统化、整体化。月亮圆圆,饼儿甜主题活动实施后,我们进行了后审议,结合幼儿在主题实施中的实际情况,通过分享、交流、梳理、思考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方案,推广有价值的课程内容及教育教学经验,调整不合理的活动安排,进一步完善了主题活动。

二、注重教育环境创设,发挥节日教育功能

《纲要》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教育环境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传统节日的教育应把握好环境这一重要因素,积极创设和利用节日环境,让环境充分发挥节日的教育价值。

在新年来临之际,我们结热热闹闹过大的主题与幼儿共同布置充满新年气息的班级环境,如,让幼儿自主去收集和新年有关的物品,在教室的各个角落悬挂自制灯笼、彩条,门窗上贴对联、贴窗花、贴福字等,让幼儿充分感受和体验新年张灯结彩、喜气洋洋的节日氛围。同时,在班级美工区中创民俗节日版,展示幼儿参与新年活动的全过程及在活动过程中的发现、收获与体验,分别新年的来过年的习活动缩我的发现和感为小标题展示幼儿新年活动的进展情况,可以以调查表形式介绍新年的传说以及扫成、守岁、发红包、吃饺子、放爆竹等习俗;以照片形式记录的幼儿穿新衣、拜年的活动;以绘画、纸艺等形式展示窗花、福字、灯笼、彩条等作品,表达幼儿对新年的感受。

 总而言之,创设与主题相适应的传统节日环境,可以让幼儿在浓郁的节日氛围中耳濡目染地受到熏陶,感受不同节日的特点及其传递出来的中国文化魅力。

三、注重幼儿发展需要,拓展主题活动形式

在传统节日的主题背景下,丰富的活动形式对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从传统节日的教育性、适宜性、参与性、开放性等原则出发,以集体教学、游戏活动、亲子社区实践等为载体,把丰富的传统节日活动通过整合、创新,帮助幼儿接纳和感知节日主题的多样性,提升幼儿对节日的认知水平、生活经验,萌发幼儿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

(一)借助教学活动,提升幼儿对传统节日的知识经验

集体教学活动是教师达成教育目标,幼儿获得知识经验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关于传统节日主题活动中,我们注重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结合幼儿的知识水平,以节日的内涵和习,以幼儿的兴趣和需,合理选择、设计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不同领域的集体教学活动内容。

在大班主 团团圆圆乐元活动之际,我们结合元宵节民俗民风开展花灯亮堂我的小花灯谜猜猜等集体教学活动,利用彩纸、纸盒、纸杯等材料,用画、折、剪等不同的方法制作出了形态各异的花灯,再结合欣赏、猜谜等习俗,了解了元宵节的悠久历史和风俗习惯。又如在中秋节时,我们在大班主题活动《月亮圆圆,饼儿甜甜》中,开展了语言活动《静夜思》,让幼儿在古诗诵读和赏析中感受诗人对一家团圆的期盼感情,进一步凸显了亲情的珍贵;科学活动《会变的月亮》则让幼儿通过观察记录不同时节月亮的形状变化。

每个传统节日通过丰富的活动来展开,一方面凸显了节日本身的内涵,另一方也提升了幼儿对传统节日的认知,让传统节日真正成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

(二)运用游戏活动,提升幼儿对传统节日的能力水平

在传统节日主题活动的实施过程中,为了满足幼儿积极探索的需要,更好地发挥节日的教育价值,我们与幼儿积极商量、共同创设和节日相关的游戏活动,收集、整理相应的游戏材料,使传统节日游戏活动更加贴近幼儿的生活,让幼儿在玩玩、看看、做做的游戏情景中获得能力水平的提升。

五月五,过端的大班主题活动,我们在科学区设计鸡蛋起的科学小实验,投放了彩泥、报纸、瓶盖、纸张、雪花片等辅助材料,鼓励在没有支撑物的情况下,如何让鸡蛋站立起来的方法;在美工区,我们为幼儿提供了鸭蛋壳、水粉颜料制作彩蛋,将颜料在蛋壳上进行装饰点缀,用毛线、麻绳等编制鸭蛋网,将彩蛋装在其中,帮助幼儿更生动地体验端午节的风俗人情,同时在实践操作中获得能力的提升。

(三)开展实践活动,提升幼儿对传统节日的生活经验

陈鹤琴先生曾说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当前,幼儿园与社区、家庭共育是教育现实的需要,也是必然。我们结合传统节日主题活动,调动社区、家庭多方资源,充分发挥其教育的真正实效,进一步提升幼儿对传统节日的生活经验。

在大班主题活动《欢天喜地话重阳》中,我们采请进走出等方式开展丰富的社区活动。我们组织幼儿走出校门,走进公园,进行秋游赏菊、观看秧歌腰鼓表演;我们邀请奶奶们走进课堂,和幼儿一起制作重阳糕、泡菊花茶。另外,我们通过亲子活爷爷奶奶的节,鼓励幼儿给爷爷奶奶表演精彩的节目,赠送自己设计制作的礼物,还为爷爷奶奶敲背捶腿敬茶。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幼儿真切体验重阳节的浓厚氛围,激发幼儿浓浓的尊老情感。

《纲要》中强调要尊重孩子的直接体验、生活经验,我们充分挖掘幼儿生活中常见的传统节日与主题活动相整合,让幼儿感知、体验传统节日的热闹欢乐,了解、感知健康的节日文化内涵和风俗,最终培养幼儿积极、健康的情感和人际交往等能力。

参考文献

[1] 陈雯雯.浅析幼儿园节日民俗教育选择的思[J].当代学前教,2012(9).

[2] 汤少君.源于生活,融于生浅谈幼儿传统节日教育.幼儿教师.

[3] 陈良娟.有效开展幼儿园传统节日教育活动浅谈J.教育导刊20137.


2022年5月30日 16:01
收藏
网站首页    教育科研    研究论文    2、融于主题教育的传统节日活动实施策略(赵燕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