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节日主题活动的实践(潘萍)
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节日主题活动的实践
昆山市第一中心小学幼儿园 潘萍
【摘要】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和价值的载体,主题活动是幼儿园课程实施的主要形式。中华传统节日是幼儿生活的一部分,是教育幼儿的有利时机。因此,幼儿教师要挖掘这一文化宝藏,重视开发并运用幼儿园传统节日课程资源,加深幼儿对传统节日的了解,帮助幼儿更好地成长。
【关键词】
传统文化节日、主题活动
【正文】
主题活动是当前幼儿园一种主要的课程模式。课程资源是实现课程目标,开展主题活动的重要因素。中华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情感的凝聚与价值观的体现,承载着精彩的民族文化,积演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蕴含着多元的教育价值,是幼儿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特色手段和途径。中华传统节日是幼儿生活的一部分,是教育幼儿的有利时机。幼儿园适当的开展一些优秀传统节日主题活动,对于幼儿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发展尤其是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比如具有独特风俗习惯和强烈的仪式感的“张灯结彩元宵节”、“纪念屈原端午节”、“团团圆圆的中秋节”等,这些传统节日是幼儿在现实生活中可以直接参与和体验的,体现着我们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尊老爱幼、追求和平、团结合作等美好品质和精神;又如”二十四节气”中既有代表性,幼儿又比较容易理解和参与体验的“冬至”、“立夏”等节气都是构成主题活动的内容。幼儿园一日活动是幼儿科学、有序、系统地感知和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一、精心挖掘节日内涵,开展主题活动
中国的每个传统节日文化都有它独特的教育价值,因此我们在选择活动时要结合幼儿的年龄发展特点,精心筛选出那些有趣味性、有重要教育意义、有益于幼儿身心发展的传统节日作为活动主题,开展一系列与主题相关的活动。 如:“情暖重阳 孝意满满”节日主题活动,我们利用孝敬老人的故事激发幼儿尊老敬老的情感。通过各种活动,如美术活动《美味的重阳糕》、《我的爷爷奶奶》,语言活动《九月九》,音乐活动《爷爷奶奶笑哈哈》等,让幼儿进一步了解自己的爷爷/奶奶……,了解吃重阳糕、登高等一些传统习俗。每个小朋友对爷爷、奶奶……表达爱意的方式是不同的,回家后主动为爷爷、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有的给爷爷捶背、倒茶,有的帮奶奶梳头、洗脚,有的和爷爷奶奶亲亲、抱抱,还有的给远方的外公外婆打电话说好听的话,老人们的脸上一定写满了笑意。通过组织重阳节活动,见证了幼儿用行动积极主动地孝敬老人,切身感受到了孩子们成长的可喜变化,这都离不开家长们的积极配合。相信在老师、爸爸妈妈的共同努力下,增进了孩子与老人间的浓浓亲情,在彼此的记忆中留下了美好的回忆,让孩子们学会了感恩,知道了孝敬长辈的重要性,一代一代地将尊老敬老的美德传承下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2. 利用资源搭建平台,开展主题活动
幼儿园教师要善于利用园内外的各种丰富的教育资源来设计富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节日主题活动。根据每个节庆的不同特点,利用幼儿园、家庭、社区、自然等各种资源,使节日活动更好的延伸,让所有的幼儿教育力量形成合力,共同作用于幼儿。如霜降节气活动中,我们开展了一次生动有趣的社区活动“霜打菊花开”,主要通过家园合作,让家长带着幼儿去户外赏菊、了解各种不同菊花的种类、功效,在感受菊花美丽的同时让孩子们来吟诵和霜降、菊花有关的古诗词,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最后在幼儿介绍、欣赏菊花美食中更好地感受霜降节气。又如在开展“欢欢喜喜迎新年”主题活动时,我们邀请了家诚小朋友和辰辰小朋友的妈妈来园开展了一次《爆竹声中一岁除》迎新年的家长助教活动,给孩子们上了一堂中国传统文化“年”的课。活动开始,家诚先给孩子们讲解了有关中国传统文化“年”的由来及“过年”的意义。孩子们通过听故事、看图片、说乐趣的形式了解了“年”的传统习俗:贴春联、剪窗花、办年货、放鞭炮、吃年夜饭等,真切感受到了“中国年”的喜庆氛围。紧接着辰辰小朋友的妈妈结合中国文化传统元素,组织孩子们制作鞭炮。在活动进行中,家长渗透了有关鞭炮的象征意义。在家长细心的讲解、示范下,孩子们便纷纷动手制作起了鞭炮。不一会儿,一盏盏色彩鲜红,充满喜庆的鞭炮展现出来了,为教室的新年装饰增添了美感,更培养了孩子们热爱祖国和传统文化的情感。通过本次家长助教活动,不仅让幼儿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提高动手制作的能力。同时,为家长和老师搭建了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平台,让家长真正成为幼儿园工作的积极协作者与支持者,促进幼儿更全面的发展。
3. 营造浓浓环境氛围,展现节日主题
幼儿园的环境对幼儿来说是一种隐性课程,对幼儿发展的促进作用是间接的、内隐的,常常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在开展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的节日主题教育活动时,精心创设节日活动的主题环境,营造欢快热闹的节庆氛围至关重要。幼儿园公共环境创设主要包括幼儿园的大门、门、走廊、楼梯间和功能室等空间。为了突出中华传统节日氛围,幼儿园大门和门厅可以根据活动主题,选择具有传统节庆特点的元素进行装饰和布置,营造较为浓郁的中华优秀传统节日氛围。以“春节主题”为例,在幼儿门口、走廊、幼儿活动室等区域可挂灯笼、中国龙,贴福字,将幼儿在主题活动过程中制作的鞭炮、灯笼、红色祝福卡、中国结、窗花等作品进行展示,让幼儿园充满红红中国年的喜庆气氛。主题墙以大班“打年货”为主题,用自制的、半立体的各种年货,如:糖果、干果、新衣服、水果、鱼、饺子、馒头等作为边框装饰主题墙。主题墙可分为三个部分:一年又一年、新年好、打年货。主题墙内可以展示:幼儿一年又一年成长变化的照片,幼儿自己绘制的压岁钱管理办法以及打年货计划书等。在创设传统文化区域活动时我们注意做到结合主题活动投放材料、结合传统节日活动投放材料、根据幼儿需要阶段性地、有层次地投放材料。投放各种图片、制作原材料、成品与半成品等以支持、满足幼儿进行传统文化特色区域活动需求为原则。角色区创设“春节年货超市”的主题,幼儿可以自己布置“年货展台”,介绍、推销“年货”。表演区可建成“春节大戏台”,幼儿可在戏台上表演舞龙、戏曲、古诗等。在班级主题墙、区角环境的创设中,教师、家长和幼儿一起动手,营造节庆时的愉悦与热闹的氛围,让幼儿在感受、欣赏和体验中了解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优秀文化。
总而言之,在开设幼儿园节日主题课程中,教师通过开发并利用传统节日课程,可以不断激发幼儿参与其中的兴趣,并不断催生幼儿整体活力,真正探究出适合幼儿发展的节日主题课程。
昆山市一中心幼儿园
公众号
智慧昆山教育平台
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