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剪纸特色中期成果汇报(中二班)

剪纸特色中期交流

2018下半年 中二班

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小孩子应有剪纸的机会。”他认为剪纸有两方面的好处:“一是可以养成独自消遣的好习惯,二是可以练习手筋。”也就是说,剪纸可以使孩子安静下来,专心致志地干一件事;还可以使他们练出一双灵巧的手,而手巧往往意味着心灵。剪纸作为民间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融合了剪纸技艺、绘画造型、想象创造和多种审美意识,它特有的文化特色和审美观,传递着民族的思想情感与艺术情趣,作为一项有中国特色的民间艺术,也可以成为幼儿园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纲要》指出:“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应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幼儿园艺术教育应重在激发情趣,体验审美愉悦和创造的快乐,体现自我表现和创造的成就感。”“艺术教育是孩子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剪纸是我国的民间艺术瑰宝,它渊源于民间的美术活动,具有特殊的审美情趣和魅力,以及很强的动手操作性和创新表现力。我国当代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可见,幼儿极富创造力,若能将剪纸活动融入到幼儿的学习生活中,便能激发幼儿创新的无限可能性。

小班接触剪纸课题到现在已经时间了,学期初,我们根据幼儿主题活动的不断深入,从主题内容、幼儿兴趣、幼儿剪纸技能发展等多方面出发,以幼儿为本位,设计了一系列幼儿喜爱的剪纸活动,在活动中不仅不断深入巩固、培养了幼儿的剪纸技能,使幼儿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合作意识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发展。慢慢的到了中期,经过这么长时间活动的开展,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我们开展了中班剪纸:大闸蟹、快乐的小鱼、树叶贴画,孩子们都在活动中充分掌握剪纸的一些基本技能,发挥想象完成剪纸作品,在大环境上面我们也更新了新的环境,我们将孩子们平时一日活动制作出的作品放到主题墙上,根据节日我们也开展了中秋节等活动,孩子们不仅感受了节日的气氛又感受到剪纸带来的乐趣。

作为中国传统民间工艺的剪纸艺术,它拥有悠久的历史,融合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反映出人们生活的态度、价值与审美情趣。在幼儿园开展剪纸活动,不仅是对中国传统艺术的一种传承,还能提升幼儿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那么,对于中班的孩子来说,应如何着手进行剪纸教学,我们针对以下方面继续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

收藏
网站首页    教育科研    学期汇报    2、剪纸特色中期成果汇报(中二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