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心幼儿园十三五子课题研究申报表(小一班)
子课题研究申报表
研究人员 | 蔡雯琪、顾晓文 | 所属班级 | 小一班 | ||
研究 课题 | 泥塑融入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实践研究 | ||||
研究目的 及意义 | 泥塑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由于其表现形式多样、造型多变,符合幼儿好奇心强、富于想像的心理特点,是深受幼儿喜欢的活动之一。幼儿在泥塑活动中了解、接触民间文化艺术,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艺术审美的教育,更重要的是在幼儿智力潜能开发中,泥塑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对于培养幼儿的敏锐感受力、丰富的个性、广泛的知识、高尚的审美情趣及创造力都具有特殊的功能。所以它是幼儿自我认知与创造性的表现途径,通过幼儿泥塑教育,发展儿童的创造能力,提供幼儿自我表现的天地对我们幼儿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 ||||
研究 对象 | 小一班全体幼儿 | ||||
研究 要点 | (1)喜欢泥,学习简单的泥塑技能:团圆、搓条、压扁。 (2)认识泥塑的材料和工具,知道其名称及用法。 (3)尝试运用橡皮泥及辅助材料塑造简单物体,并按意愿进行简单的组合塑造。 (4)初步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5)锻炼幼儿小肌肉群,初步培养幼儿想象力、创造力、观察力。 | ||||
研究 方法 | 个案研究法、观察法、文献研究法 | ||||
研究 步骤 | 1、准备阶段:在小班第一学期的后期.幼儿由无目的的动作逐渐呈现出有意的尝试。幼儿常常在塑造前就宣称他要做个什么。然后,才开始着手塑造。他们依据自己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实物和游戏中玩耍的小玩具,产生了塑造的兴趣.可以有目的地设计一些简单的物体形象。如,小汽车、小动物、水果、蔬菜、小朋友等,但塑造的是“蝌蚪人”式的浮雕作品。因为手的动作发展不够成熟。还不能很好地表现物体的细节。如幼儿塑造的“小朋友”只有头和身体,“小兔子”只有头和一对长长的耳朵。 2、研究阶段: 小班孩子的思维具有直觉行动性,探究往往源于最直接、最具体的生活情景。以往绘画的经验告诉我们,幼儿喜欢并善于画下自己的生活感受。泥工活动和绘画活动是相通的,也要注重幼儿的生活体验。因此活动中我在了解幼儿兴趣、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学习主题,选择一些泥塑活动题材。作为主题泥塑活动的内容。这些内容不仅是幼儿共同感兴趣的、共同熟悉的,还蕴涵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如在“苹果、葡萄、橘子”的活动中,引导幼儿观察不同的外形特征,了解果汁与色拉,引发孩子运用自己的各种感官,触觉、视觉、嗅觉、味觉去获得新的经验,引导幼儿进一步感受生活,丰富幼儿生活经验。由此可见要在生活中善于抓住幼儿感兴趣的事寻找泥塑教学题材,使泥塑活动制订更具针对性、可行性。 3、总结阶段:对于小班年龄的幼儿来说,对集体活动是否感兴趣,是否能专注于活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创设了游戏化的情景,是否让幼儿在与环境材料的交互作用中主动构建经验。 | ||||
起讫 时间 | 2016.9—2022.2 | 教科室 意见 | 同意 |
昆山市一中心幼儿园
公众号
智慧昆山教育平台
客服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