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子课题:民间美术教育融入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实践研究(曹慧丽)

民间美术教育融入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实践研究

昆山市一中心幼儿      曹慧丽

一、课题的提  

目前我们幼儿园的课堂教学,几乎没有幼儿的选择自由:从教学活动内容、材料、方法、时间、空间、合作伙伴等方面,供幼儿选择的余地十分有限,指定远远多于选择,选择的范围也是很小的,因为活动目标和内容单一,材料欠丰富,很少考虑个性差异。区域活动则不同,幼儿能自主选择自己所要活动的场所,他们无拘无束,根据自己的需要,任意选择材料进行拼贴、表演、绘画等等为幼儿提供了更多的表现自我的机会,幼儿在表现自我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树立了自信心,性格活泼开,幼儿在区域氛围中,心情也特别开朗,们一有时间就跑到活动区中,感受们的无穷乐趣,孩子们在一起不再是打打闹闹,而是团结合作,友好交往。

在区域活动实施民间艺术教育,弥补了课堂教学的空白,幼儿轻松、愉快,易于接受,各方面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开展区域活动,实施民间艺术教育对幼儿的身心和各种能力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不仅培养了幼儿的感受、理解、表现、鉴赏、创造美的能力,而且能够陶冶幼儿情操,激发幼儿的爱国情感,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和谐发展,全面提高了幼儿的素质。

二、概念界  

1、民间美术:

民间美术是由中国人民群众自己创作的,以美化环境、丰富民间风俗活动为目的,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流行的美术。它是一种审美创造,是积淀了一定历史文化和人类审美意识的符号,是劳动人民对美的感知与创造。本课题研究的民间美术是在众多门类中筛选出最典型、最有代表性,与幼儿日常生活知识经验相接近的、具有乡土气息的,能为幼儿所接受的民间美术教育资源。包括:民间服饰、民间玩具、民间剪纸、年画、水墨画、泥塑、编织等。

2、区域活动:

区域活动是通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自主的选择活动内容和合作伙伴,主动的进行探索与交往,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深受幼儿喜爱。

3民间美术教育融入幼儿园区域活动

在民间美术实验过程中,我们幼儿园为了能强其实验地教育效果,将民间艺术教育与区域活动有机结合,将民间艺术教育溶于区域活动之中,收到良好效益,开辟与民间艺术教育有关的区域活动,提供丰富充足的活动材料。幼儿的知识是在操作与探索中通过自身的活动获得,我们在民间艺术教育活动中,创设让幼表现美,创造的民间艺术操作区,选择适合他们发展水平的实践活动及材料,利用操作活动性、游戏"的有利条件,为幼儿提供充分活动和表现的机会。

三、理论依 

1苏霍姆林斯基曾精辟地指出教育技巧的奥秘之一在于:儿童从一个好老师那里很少听到禁止,而经常听到的是表扬和鼓励的话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在于发现每个受教育者身上最美好的东西,发现他们,不去用学校里的条条框框限制他们:鼓励独立工作---创造

2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早2040年代就提出培养幼儿创造性要做六大解,即解放幼儿的眼睛,解放幼儿的头脑,解放幼儿的双手,解放幼儿的嘴巴,解放幼儿的空间,解放幼儿的时间。这实际上是要给幼儿以极大的自由,以便把焦虑心理降低到最低程度,从而使幼儿的巨大创造潜能释放出来。

四、主要研究目标及内 

(一)研究目 

总目标:

促进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

具体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开展,研究民间美术如何融入到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挖掘适合本园的民间美术资源,充实和完善我园的园本课程,形成本园的办园特色。

2、通过本课题的开展,幼儿能感受中国民间美术的种类、形式、风格和特点,能掌握简单的民间美术技能,尝试运用各种民间美术工作和材料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经验、情感和想像,体验创造与表现的快乐。

3、通过本课题的开展,造就一支有民间美术内涵的师资队伍,提高教师筛选资源、设计方案和指导教学的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成长。

(二)研究内 

我们将建立幼儿民间美术专用活动室,设奇妙的扎美丽的剪有趣的泥彩美术的刺等各类主题游戏区域,提供各种民间美术的学具、玩具、工具和材料,创设宽松和谐的游戏氛围,安排各班级幼儿每周轮流到活动室活动,引导幼儿自主、自由的进行民间美术游戏活动。

同时各班级根据本班的班级特色、近期的教育目标和内容,创设民间美术游戏区域,并根据幼儿的活动情况定期的进行更新,让幼儿每天都能够接触到民间美术活动内容,以不断变化的游戏内容和材料,激发幼儿对各类民间美术的兴趣。

五、研究方 

 1、行动研究法

整个研究以行动研究法贯穿始终,教师在进行民间美术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边设计、反思、再设计,了解幼儿在民间艺术教育中的行为表现和发展的水平,思考目标和内容的适宜性,教育策略方法的有效性等,以此不断的调整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策略和教育行为。

2、行为观察法

我们将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幼儿民间美术活动中最真实、最经典、最一般的行为进行观察、记录,从中获得幼儿的发展信息,并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加以分析、反思、调整教育的措施。

3、文献法

深入了解《纲要》、《指南》等纲领性文件,全面了解学前儿童的发展目标,发展评价等,查阅有关民间美术教育的文献资料,为我园的民间美术教育的开展提供理论基础。

3、       案例法

对研究过程中出现的案例进行分析,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法,对经典的民间美术作品和幼儿创作的作品进行收集、整理、归纳、分析,不断调整课程内容和策略。

5、经验总结法

将课题的研究内容、过程加以归纳,进行综述,撰写阶段性总结报告,及时肯定研究成果,修订实施方案,撰写课题相关的论文、教学案例。

六、研究步  

1、课题准备阶段2016.1-2016.12

1)进行课题论证,制定课题方案。

2)进一步梳理民间美术的内容,将民间艺术教育与区域活动有机相连

3)参与民间美术方面的培训,深入学习陈鹤琴、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同时贯彻落实《指南》的新理念,理清思路,指导课题研究。

2、实施阶段2017.1-2020.8

1)课题组全面实施研究工作,设计民间美术融入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教育方案,组织幼儿活动。

2)根据课题实施情况调整研究的计划,收集好过程资料。

3、结题鉴定阶段。2020.9-2020.12

1课题研究成果总结交流,汇编成册。

2在一定区域内推广成功经验。

七、研究成果

    1、区域特色活动方案集

2、幼儿民间美术作品集

2021年6月4日 16:46
收藏
网站首页    教育科研    研究方案    二级子课题:民间美术教育融入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实践研究(曹慧丽)